登陆 | 注册

让我们一起向每一位默默耕耘的肥料工作者致敬!

来源:IFA / 钾肥与中微肥部整理 时间:2022-10-16
导读:10月13日是全球肥料日(Global Fertilizer Day),是为了纪念1908年哈伯-博世(Haber-Bosch)发现合成氨技术,这为20世纪早期的绿色革命播下了种子。在此期间,农业技术的广泛应用使数百万人摆脱了贫困和饥荒,使我们今天所知的世界得以成长和发展。

0.gif000(2).jpg

 


10月13日是全球肥料日
Global Fertilizer Day),是为了纪念1908年哈伯-博世(Haber-Bosch)发现合成氨技术,这为20世纪早期的绿色革命播下了种子。在此期间,农业技术的广泛应用使数百万人摆脱了贫困和饥荒,使我们今天所知的世界得以成长和发展。

肥料在粮食安全和营养健康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矿质肥料提供精准的营养成分,促进植物健康生长,帮助农民种植高质量、营养丰富的农产品。

全球50%的人口靠矿质肥料养活
自化学肥料出现以来,极大地保证了世界的粮食安全。由于化学肥料可使粮食单产大幅提高,从而节省了大量的农田,使得不适宜农耕的土地大量被用于生态建设。所以,化学肥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
化学肥料是生态健康的基础
粮食与人口的矛盾一直贯穿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1798年英国教士马尔萨斯提出了著名的“人口论”,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著书《饥饿1975》《人口爆炸》等。幸运的是,这些书中的预言都没有实现,其中重要的原因是1902年德国化学家哈博发明了合成氨技术,后人在评价该项技术时认为它“养活了地球上48%的人口”。如果没有氮肥供应,就需要增加1倍的耕地来养活全球的人口,这意味着生态灾难。历史的发展不能重来,更不能倒退,人类无法想象没有化肥的世界是否会出现马尔萨斯所描述的场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化肥用量仅为6000t ,温饱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政府。为了解决我国4.5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中央政府将大片湿地开发成了万亩粮仓,这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化学肥料,土地生产力不足以养活已有的人口,只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换来人类赖以生存的粮食。可以说,粮食是一切文明的基础,在充足的粮食供应下的生态环境建设才是可持续的。
化学肥料对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粮食平均产量仅为68.6kg/亩,至2018年达到408kg/亩,是建国初期的近6倍。粮食单产的提高涉及多方面的因素,如品种改良、灌溉条件改善、植保技术提高等,其中化学肥料的作用不可低估。研究表明,目前作物产量对肥料的依赖程度在50%~60%,即不使用肥料(长期)作物产量仅能达到目前产量的一半。

近年来,我国成功引进并研发出很多新的施肥技术,如精准施肥、灌溉施肥、测土配方施肥等,也研制出了一批环境友好型的新型肥料品种,这些技术和产品的合理使用将能够更好的发挥化肥在提质增效方面的作用。
640 (2).png
图片
640.png

0 (1).png

让我们一起向每一位默默耕耘的肥料工作者致敬!



 

 

 

 

 

 

640 (3).png

世界上每5个人中就有2个人的生命归功于化肥的使用。


640 (1).png

肥料贡献了全球食物产量的50%

肥料在粮食安全和营养健康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矿质肥料提供精准的营养成分,促进植物健康发展,帮助农民种植高质量、营养丰富的食品。

肥料不仅仅是粮食的粮食,也是人类营养的重要来源。下面让我们来看看作物的14种必须营养元素对植物和人类的诸多益处。

640.jpg


部分图片来源:FertilizerEurope,ifa

来源:肥料与健康微信公众号(feiliaoyujiankang)、肥料国际贸易微信公众号(ID: FertilizerTrade)”

 

 

 

(来源:IFA / 钾肥与中微肥部整理


 

中国化工学会化肥专业委员会
钾肥与中微肥部
—— 福天下 无不至 ——
政策/智库/品牌/课题/会务/培训
投稿邮箱:jfyzwf@163.com

 

0004.jpg

    客服

    在线
    客服

    关闭
    公众号
    扫码关注或长按图片保存至手机,
    在微信中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