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肥生产持续受到威胁
据国家商务部网站消息,Economedia9月1日报道,面对史上最高的天然气价格,欧盟化肥厂纷纷关闭。因为进口比生产更实惠,但是,化肥是欧盟集约化农业和欧洲粮食安全的前提。
8月25日英国最大的化肥制造商CF Fertilizers UK宣布“暂停”其比林厄姆工厂的生产;此前,波兰的另外两家主要化肥生产商已宣布停止运营。
8月26日,立陶宛唯一生产氮肥的Achema公司宣布停产。
8月26日,波兰Grupa Azoty工厂停止氮肥生产。该公司称“过去六个月,天然气报价从2月22日每兆瓦时72欧元上涨到8月22日的276 欧元。
乌克兰危机后西方对俄石油和天然气的制裁加剧了欧洲能源危机,能源密集型化肥行业是欧洲首批减产的重工业之一。行业观察人士担心天然气价格上涨至少会持续到今年年底。
数据显示,欧盟化肥行业规模相对较小,仅占全球产能的9%,但随着欧洲化肥工业关闭或即将关闭,欧洲农业的唯一解决方案是进口。
罗马尼亚情况与整个欧盟一样,化肥工业都已关停。瑞士Ameropa集团旗下的Azomureş工厂去年12月停产,今年4月重新开始生产,但7月再次停产。该公司总经理谈及“危机”和“粮食安全”时指出,政府至少要在最后时刻采取果断措施,近50%的欧洲化肥生产要么暂停,要么减产。今年欧洲遭遇了五百年一遇的严重干旱,预计农业产量将大幅下降。粮食安全应该是欧洲议程上的优先事项,持续生产化肥对欧洲至关重要。
化肥生产在全球高度集中。2022年6月美国农业部曾发布《价格上涨对全球肥料市场的影响和后果》报告指出,超过60%的化肥由全球前五个国家/地区出口,约60%的氮肥由全球前五个国家/地区出口、超过75%的磷肥由五个国家/地区出口、超过90%的钾肥由五个国家/地区出口。
然而,化肥使用在全球范围内分布广泛。根据国际化肥协会(IFA)的3年平均数据(2017~2019年),中国是最大的化肥用户,使用了全球近四分之一的化肥供应量。印度是第二大用户。印度政府对化肥的大量补贴推动了印度的大量使用。美国约占全球肥料使用量的10%,其中大部分用于谷物和油籽生产。
值得关注的是,南美、南亚及东南亚地区作为全球粮食主要生产区,却是全球化肥进口集中地区。该地区化肥工业落后,化肥进口依赖度高,化肥贸易不畅及高价格很容易导致本国农业生产成本飙升,甚至出现种植亏损,部分农民减少化肥使用,降低农作物单产潜力。
从全球化肥市场来看,中国具有相当的话语权。中国既是全球主要化肥生产国,同时也是主要化肥消费大国。氮肥、磷肥完全能满足国内需求,但钾肥对外依存度高。
前述美国农业部报告指出,俄罗斯和美国各自生产着不到全球10%的化肥,而中国产量约占25%。此外,中国生产的磷肥占世界的三分之一以上。
目前,中国化肥进口量占国内需求量10%以内,主要进口钾肥和三元复合肥。据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数据,2022年1~7月,氯化钾累计进口475万吨,氮磷钾三元复合肥累计进口44万吨。
按养分折算,今年1~7月,累计进口的氯化钾和三元复合肥折氮磷钾纯养分为306.12万吨。1~7月,中国主要粮油类农产品(谷物、豆类和植物油)折算隐性进口化肥折纯养分达到522.1万吨。
中国化工学会化肥专业委员会
钾肥与中微肥部
—— 钾福天下 无微不至 ——
政策/智库/品牌/课题/会务/培训
投稿邮箱:jfyzwf@163.com
- 上一篇: 钾肥龙头 红红火火
- 下一篇: 青海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蹄疾步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