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注册

四大粮商大发战争横财!但大势已变!我们怎么办?

来源:中华粮网、第一财经、联合国粮农组织、经济日报等 / 钾肥与中微肥部整理 时间:2022-08-10
导读:受俄乌冲突影响,在全球粮食价格高企之际,掌控世界粮食80%交易量的美国粮商巨头,借助全球粮食供应紧张,推高粮价,赚取高额的垄断利润,大发战争横财。

000(2).jpg

国际四大粮商大发战争横财

受俄乌冲突影响,在全球粮食价格高企之际,掌控世界粮食80%交易量的美国粮商巨头,借助全球粮食供应紧张,推高粮价,赚取高额的垄断利润,大发战争横财。

 

在美国政府的扶植下,全球公认的四大粮商ABCD,统治了全球八成左右的粮食贸易。其中邦吉、嘉吉和ADM三个总部位于美国,路易达孚虽在法国,但背后也有美国资本注入。

 

ADM是全球最大的农业生产、加工及制造公司,也是全球最大油菜籽、玉米、小麦等农产品加工厂商。嘉吉是美国规模最大的私营企业,邦吉是全球最大油籽加工商。路易达孚业务足迹遍及全球100多个国家,是全球领先的农产品贸易与加工企业,

 

嘉吉作为四大粮商中唯一的私人控股公司,在华尔街被称为“大宗商品交易的高盛”,旗下拥有至少三家投资公司。其家族成员今年身家暴涨两成,家族三名成员全部成功进入彭博全球前500富豪榜。

 

除了嘉吉之外,包括ADM、邦吉和路易达孚在内的国际四大粮商也都在本轮粮价上涨中创下了惊人的营收纪录。

 

财报数据显示,ADM2022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10.54亿美元,同比激增53%,2022年第二季度利润同比猛增74%,同时预测公司下半年的业绩将继续保持强劲。邦吉的第一季度净销售额为158.8亿美元,净利润高达6.88亿美元,第二季度营收显示利润较去年同期增加15%。而路易达孚则在3月报告了去年利润82%的飙升。

 

2021年四大粮商已经开始从上涨的粮价中收割利益。2021财年四大国际粮食贸易商收入总计近3300亿美元,其中嘉吉全年营收高达1344亿美元,利润同比增长64%,创公司156年来之最,邦吉和路易达孚全年利润分别同比增长了81.5%和82.5%。

 

四大粮商遍布全球的供应链是其控制全球粮价的“杀手锏”。据环球时报,在俄乌冲突期间,粮商们为了确保高利润的周期尽可能延长,并不急于加快运输速度,而是将责任推给冲突国以及西方政府。ADM首席执行官卢西亚诺近期接受采访时表示,俄乌冲突后,该公司帮助乌克兰的粮食出口,但尝试的均是内陆河道的运输方式,影响有限,所以粮商还是指望俄乌签署粮食出口协议。

 

此外,俄乌冲突爆发后,西方多个企业陆续退出俄罗斯市场,但四大粮商在俄罗斯的分支却不为所动。ADM和嘉吉表示,继续在俄罗斯开展农业业务是合理的。事实上,这些公司的业务虽然受到冲突的影响,但间接推高的粮价足以弥补这部分损失,甚至赚得比之前更多。

 

东方艾格农业咨询有限公司高级分析师马文峰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 ABCD四大粮商已经在全球市场形成垄断主体。种种迹象表明,早在6年前,俄罗斯、乌克兰等产粮国的农产品大量流入世界市场后,四大粮商就注意到自己利益受影响。以美国农场主、军火商等组成的财团,不断游说美国政府挑起俄乌冲突。冲突爆发后,俄乌粮食出口能力受损,四大粮商则从中赚取大量利润,最新的季度财报就能说明问题。

 

然而,全球粮价大势已变

纵然国际局势或者天气的炒作不断,也只是延缓了下跌之势,但却也已改变不了震荡下行之势。

 

8月5日,粮农组织发布7月食品价格指数,已连续第四个月下降,同时创下2008年10月以来的最大单月跌幅,尤其谷物价格指数大幅走低,价格下行压力日趋显著。

 

俄乌冲突后国际粮价经历了一轮快速上涨,但5月中旬以来持续回调,其中小麦和玉米的期货价较冲突爆发时的跌幅均已超过8%。

 

据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平安证券宏观资深分析师张德礼分析,后续因俄乌粮食回归国际市场、粮食贸易保护主义缓和、能源价格中枢下移或带动粮价回落、全球粮食供需缺口低于市场预期等原因,后续国际粮价再度大涨的动力不足。

 

其波动幅度有望缩窄,波动中枢或逐步回归至2021年四季度水平。推动今年国际粮价上涨的四个动能已明显减弱,甚至发生了逆转:

 

第一,俄乌粮食回归国际市场。乌克兰粮食安全运输协议达成后,预计乌克兰粮食出口将恢复到冲突前的九成以上,俄罗斯粮食出口将超过冲突前水平;

 

第二,世界银行数据显示,今年6月初以来,随着全球粮食供应压力缓和,全球食品贸易管制政策开始松绑;

 

第三,历史数据显示,全球食品价格与国际油价走势高度相关,基于国际油价中枢缓慢下移的预测,预计国际粮价上涨压力也有望继续缓解;

 

第四,全球粮食供需缺口低于市场预期。在俄乌冲突、罕见的“三重”拉尼娜等因素影响下,此前市场担心今年全球粮食可能明显减产。但根据国际谷物理事会7月的预测, 2021/22年度全球谷物总产量将同比增长3%,三大主粮产量均正增长。展望2022/23年度,全球谷物或将减产1.7%,不过2500万吨的产量和消费量的缺口,仅占2021/22年全球谷物库存的4.3%。

 

粮价回落不等于粮食危机解除

不过尽管当前国际上主要粮食品种的价格回落至今年年初水平,但就目前的国际局势和粮食供需形势看,难言全球粮食危机警报已经解除。

 

首先,造成一个国家粮食危机的原因往往多重且复杂,如恶劣气候、地区冲突、债务等,粮食价格涨跌仅仅是能加剧或是减缓粮食危机的程度,但短期内无法改变危机的事实。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报告显示,尽管预计2022年粮食危机国家或地区的数量较2021年有所下降,但依旧有1.79亿人至1.81亿人处于危机之中。而就当前全球粮价情况来看,虽然近两个月出现下跌,那也是相对于前期过高的涨幅而言,其绝对价格依旧处于2013年以来的高点。

 

其次,为应对通胀,美联储加息使得全球货币进入阶段性紧缩,可能将进一步拖累全球经济发展,也将继续加剧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粮食危机程度。

 

加息也导致美元升值和美债收益率提升,让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国家不得不面对本国货币的加速贬值及不断上升的债务违约风险。其中,货币贬值将直接导致部分国家的购买力下降,而如果被迫跟进加息,有可能导致相关国家经济基本面继续恶化,政府财政收入进一步减少,并引发粮食及食品危机。

 

全球粮食供需环境的稳定性相对较弱,依旧存在多种影响粮食价格的不确定因素。一方面,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在2021年55个发生粮食危机的国家中,有36个国家从乌克兰和俄罗斯进口的小麦占其小麦进口总额的10%以上,但冲突久拖不决,经由乌克兰运往中东、北非和亚洲部分地区粮食的顺畅性势必会大打折扣;另一方面,从本轮全球粮价的跌幅和跌速来看,主要是受到宏观方面避险情绪影响,也包括获利资本的快速离场,而全球粮食的供需结构并未发生根本性或趋势性的改变。

 

我国如何应对国际粮价变化?

国际粮价变化对我国粮食行情的影响有多大?具体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

 

一是内外两个市场的价格形成机制不同。国际粮食价格主要是通过期货市场来定价,相对于现货市场,期货杠杆率高,极易因为一些黑天鹅事件或灰犀牛事件而被投机资金热炒。反观国内主粮品种,其价格形成是以市场供需为主,政策协调为辅。当市场需求提升导致价格过高时,政府会释放各类储备来保障市场需求,而当新粮上市时价格过低时,又有相关政策保障农户基本收益。

 

二是主粮品种的供需格局保障了我国粮价基本稳定。我国三大主粮的自给率在90%以上,小麦和稻谷更是达到100%自给,供需结构基本平衡,粮食进口主要是改善品质、调剂余缺。所以国际粮价的大幅涨跌对国内粮价走势影响甚微。同时,粮食进口配额管理制度也避免了在国际粮价过低时冲击国内市场。

 

三是严格的粮食流通管理制度极大程度上避免了热钱的投机炒作。对于“囤积居奇”“煽动炒作”等行为,国家明文禁止、严厉打击,在现货市场、期货市场,三大主粮的价格走势也受到粮食主管部门、证券监管部门的严格监控。当然,国际粮价的大幅涨跌对局部地区的企业心理层面短期内会造成一定影响,但这种影响相对较小。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我国食用油的综合自给率仅有30%左右,国内食用油价格受国际市场上大豆、棕榈油、油菜籽等价格变化的影响较为明显。为此,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并大力发展大豆和油料作物的生产工作,虽然短期内我国食用油的对外依存度依旧会保持较高水平,但随着国内对油脂油料生产种植的不断扩大、新品种新技术的快速应用,加之对油粕消费结构的综合调整,这一局面会在未来两三年内得到明显改观。



(来源:中华粮网、第一财经、联合国粮农组织、经济日报等 / 钾肥与中微肥部整理)




中国化工学会化肥专业委员会
钾肥与中微肥部
—— 福天下 无不至 ——
政策/智库/品牌/课题/会务/培训
投稿邮箱:jfyzwf@163.com


000 (3).jpg


    客服

    在线
    客服

    关闭
    公众号
    扫码关注或长按图片保存至手机,
    在微信中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