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注册

涨价之王?最大危机?不是理由,罚!

来源:钾肥与中微肥部整理 时间:2021-08-25
导读:根据央视财经消息,近期天然气一跃成为今年年内涨幅最大的大宗商品。过去一年里亚洲的液化天然气价格暴涨近600%;欧洲天然气涨幅更为惊人,7月份价格较去年5月份涨幅超过1000%;就连天然气资源丰富的美国也顶不住了,日前气价已创下近10年来最高水平。天然气不断上涨的价格,也在不断推升着各国对通货膨胀的担忧。

广告1.jpg

天然气——涨价之王


根据央视财经消息,近期天然气一跃成为今年年内涨幅最大的大宗商品。过去一年里亚洲的液化天然气价格暴涨近600%;欧洲天然气涨幅更为惊人,7月份价格较去年5月份涨幅超过1000%;就连天然气资源丰富的美国也顶不住了,日前气价已创下近10年来最高水平。天然气不断上涨的价格,也在不断推升着各国对通货膨胀的担忧。

世界气象组织表示2015年至今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6年,随着北半球热浪来袭,制冷负荷显著增加,天然气需求激增几近脱销,价格随之上涨;此外,随着全球经济复苏,天然气供应缺口越来越大,亚洲、欧洲、美国天然气库存下降,价格一涨再涨。据外媒报道目前欧洲天然气库存比5年平均水平低25%,已降至十多年来最低水平。各国开始掀起的“抢气潮”,已导致荷兰基准天然气期货价格今年飙升了50%以上,目前交易水平接近13年来最高水平,而英国天然气价格更是处于16年来最高水平。

然而作为欧洲市场最重要的天然气出口国俄罗斯偏偏在这个关键时刻减少了供应,更加导致欧洲“气荒”蔓延。

近年来,全球主要经济体都相继宣布加快绿色能源转型,天然气作为与煤炭、石油相比更为清洁的能源,成为转型过渡的首选资源。国际能源署发布最新能源报告显示:未来几年的天然气需求量或将呈现持续增长态势,至2024年全球天然气需求量可能增至43000亿立方米。能源转型已成为天然气需求增加的又一推手。

与天然气涨价有着一定类似情形和影响的还有煤炭。近日,商务部新闻办公室在发布的一周市场监测信息中披露,煤炭现货价格正在持续走高,其中炼焦煤、二号无烟块煤、动力煤价格分别为每吨843元、1035元和739元,分别上涨1.3%、0.9%和0.5%。

不仅是最近一周,国家统计局自6月中旬以来公布的流通领域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变动情况数据显示,无烟煤、普通混煤、山西大混、山西优混、大同混煤与焦煤等煤炭品种的价格没有一次呈下跌状态,据最新公布的8月上旬与7月下旬对比的煤炭价格变动情况中显示,无烟煤与焦煤、焦炭的涨幅分别达到了3.4%、5.4%与5.6%。

随着当前储备和生产端供给的增加,供需结构正迎来改善,动力煤价格见顶可能性较大。但整体上,在双碳政策、纠正“运动式减排”的影响下,中长期的需求预期仍在,动力煤价格大幅回落的可能较低。



海运——65年来最大危机


受疫情反弹影响多地港口拥堵再次加剧,目前有273万TEU集装箱在港口外等待靠泊卸货,全球350多艘货轮正排队等待卸货。有媒体称,当前反复的疫情或许会让全球海运系统面临65年以来最大的危机。央视财经报道,8月10日全球集装箱货运指数显示,中国、东南亚至北美东海岸的海运价格首次超过了每标箱2万美元,而在8月2日这个数字还是16000美元。

专家认为极端天气会造成的船期延误只是其次,疫情期间各国加强边境管控,传统供应链受到影响,而各地民众网购需求却大幅增长,导致海上货运量激增,港口应接不暇,这个才是危机产生的最主要原因。

另外全球港口基建老旧也是重要原因。全球第二大集装箱货运集团MSC行政总裁托夫特表示,近年全球港口本就面临基建老旧、吞吐量受限、无法应对越来越大的船只等问题。今年3月“长赐”号货轮在苏伊士运河搁浅,导致全球货运受阻,其中一个原因就是“长赐”号体量过大,倾斜搁浅后将河道堵死。报道称,面对如此的巨型货轮,港口也需要更深的船坞、更大的吊车。然而,升级基建需要时间,即便只是更换吊车,从下订单到完成安装也要18个月,令各地港口无法及时作出调整,尤其还是在疫情之时。

国际航运运力紧张、运价上涨已成为全球性问题。不久前交通运输部也表示,随着境外疫情反复,美国、欧洲等地港口自2020年第四季度以来持续发生严重拥堵,造成国际物流供应链紊乱和效率降低,导致船舶船期大面积延误,严重影响了运营效率。近一个月来,马士基、地中海、赫伯罗特等多家全球主要船公司,陆续上调或增加以旺季附加费、目的地港口拥堵费为名的多项附加费,这也是运价上涨的重要原因之一。


化肥——串通涨价顶格罚款500万

成本也好环境也罢,尽管有着各种各样的理由涨价,但是前段时间化肥价格的上涨速度有些过快,引起了农业市场的广泛关注和政府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虽然近期肥价终于回落,部分品种价格跌速也较快,但是考虑到货源等问题的不确定性,为防止异常涨价再现,各地陆续出台应对和防范措施。以下告诫函来源自潍坊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告诫函




各农资生产经销企业和从业者:

近期,受原材料涨价和国际市场拉动出口增长等因素影响,化肥、农药等农资价格呈现过快上涨势头。为规范农资市场价格秩序,防止价格违法行为发生,保护农民群众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按照市政府安排部署,根据《价格法》等价格法律法规,现就有关事项提醒告诫如下:

 

一、坚决禁止价格违法行为。认真遵守《价格法》《关于商品和服务实行明码标价的规定》《禁示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规范促销行为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坚决杜绝价格违法行为发生,自觉维护市场价格秩序。

 

二、依法行使自主定价权。经营者定价应当遵循公平、合法和诚实信用的原则,根据生产经营成本和市场供求状况,依法行使自主定价权,提供价格合理的商品和服务。

 

三、严格执行明码标价规定。做到价目齐全、内容真实、字迹清晰、标示醒目。价格变动时应及时调整标价,不得在标价之外加价或者收取未标明的费用。商品标价签应当标明品名、产地、计价单位、价格等内容。

 

四、严禁价格串通。不得以会议、口头约定等方式相互串通、合谋涨价;不得以捏造、散布涨价信息等手段变相提高价格;不得恶意囤积、哄抬价格;不得以其他形式变相涨价。

 

五、严禁虚假宣传。不得对商品质量、销售状况、用户评价等作虚假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不得通过虚假交易等手段进行虚假的商业宣传。

 

六、根据《价格法》和《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等法律法规规定,经营者违反明码标价规定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5000元以下的罚款;有价格欺诈行为的,顶格处50万元罚款;对推动商品价格过快、过高上涨行为的,顶格处300万元的罚款;对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造成商品价格较大幅度上涨的,顶格处500万元的罚款。

 

自本提醒告诫之日起,各农资生产、经销企业及从业者应立即开展自查自纠,自觉主动规范价格行为。市、县两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将加大农资市场价格巡查检查力度,对价格违法为一经发现、查实将从严处罚,同时录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对情节严重、性质恶劣的价格违法行为,将通过新闻媒体公开曝光。



    客服

    在线
    客服

    关闭
    公众号
    扫码关注或长按图片保存至手机,
    在微信中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