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将联邦基金利率下调50个基点至4.75%-5.00%,降息幅度超出市场预期。这是美联储四年来首次降息。政策声明显示,通胀虽已向2%目标取得进一步进展,但仍处于“略高”水平,就业和通胀目标面临的风险处于平衡状态。此外,点阵图显示,美联储预计今年还会降息50基点。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美联储鲜有以50个基点开启降息周期。
回顾过去20年,美联储总共进行了三次加息和两次降息,而今天美联储进行了第三次降息。可以看到在过去20年里,每一轮美联储启动的降息周期,往往都伴随着一轮较强的衰退周期,本次降息从前期的25个BP跃升到50个BP,其实也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投资者对未来经济走势恶化的担忧。因此从夜间开始,大宗商品表现并没有大幅上涨反倒多空分歧进一步加剧。参考过往,一般在降息周期开始的初始阶段(或者将当下的降息定义为“预防式降息”),大宗商品往往会有一轮上涨,但是后期如果发现所谓的“预防式降息”依然难以抵挡经济下行的态势,美联储就会开启一轮所谓的“危机式降息”,这样的降息周期更短,幅度更大,在这个过程中往往大宗商品就会陷入一波较大幅度的下跌调整。当下市场主流观点依然还很谨慎地对“衰退”或者“硬着陆”去做定价,因此有可能认为降息对大宗商品的影响短线看总体偏利多为主,但需要认识到当下的降息并不是构成所谓对美国经济的“救命稻草”,每轮降息周期下美国经济要实现软着陆的难度依然较大,依然不能对“软着陆”做太过乐观的市场判断,除了黄金这样的资产具有相对明确的配置价值外,其余资产依然需要谨慎对待。
尿素作为一种重要的氮肥,其价格受到生产成本(如天然气价格)、供求关系、运输成本和国际贸易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美联储降息可能导致美元贬值,这通常会使以美元计价的商品(如尿素)对持有其他货币的买家来说变得更便宜,从而可能刺激需求。如果降息导致美元走弱,那么对于出口导向型的尿素生产商而言,可能会因为海外买家购买力增强而受益。然而,如果国内煤炭等原材料的价格下降,尿素的成本支撑减弱,那么即使出口需求增加,国内尿素价格也可能不会显著上升。对于依赖进口化肥的国家和地区,美元贬值可以使这些国家用更少的本国货币购买同样数量的化肥,从而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在国际贸易中,如果美元贬值,那么美国的农产品出口可能会变得更具竞争力,因为外国买家可以用较少的本国货币购买美国农产品。农业信贷方面,降息可能会降低借贷成本,使农民更容易获得贷款用于购买种子、化肥和其他农业投入品,从而促进农业生产。农业投资:降息通常会降低贷款利率,这可能会鼓励农民和企业投资于新的农业技术和设备,包括更高效的肥料和灌溉系统。这可能会提高农业生产率,但也可能导致对化肥的依赖增加。农产品板块:美联储降息对农产品的影响是复杂的,历史上,美联储降息后,大宗商品更倾向于走弱,但是对于不同商品的差异非常大。美联储降息在短期内有利于刺激农产品价格的上行,特别是我国的进口农产品,但是同时美联储降息可能会强化市场对于美国经济衰退的担忧,因此还需要结合供求结构的问题去考量。在一些价格偏低且存在一定供应减量驱动的农产品可能引来一轮反弹行情,这在白糖、油脂油料中体现较为明显,目前正值秋收时节,北半球供应扰动的影响也将落下帷幕,需求疲软背景下,对于供应扰动偏少的农产品,价格提涨的空间仍然有限。出口竞争力:对于美国的农产品出口商来说,降息可能会提高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因为美元贬值会使美国农产品对外国买家更具吸引力。这可能会增加对美国农产品的需求,包括肥料和尿素。通货膨胀预期:长期低利率可能会导致通货膨胀预期上升,这可能会推高农业投入品的成本,包括肥料和尿素。高通胀可能会侵蚀农业收入的实际价值。综上所述,美联储降息可能会通过影响美元汇率、借贷成本及全球贸易模式等方式,间接影响肥料、尿素的价格以及农业的整体经济状况。不过,具体影响还需结合当时的全球经济形势、供求关系以及其他政策因素综合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