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存超低粮价大涨投入暴增?政府:提高收购价;再补100亿!
据农业分析公司Gro Intelligence的数据,全球小麦储备仅够10周的消耗,为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水平。虽然各国政府认为全球小麦库存占年消费量的33%,但Gro Intelligence首席执行长Sara Menker周四在联合国安理会粮食安全会议上称,这个数字实际上更接近20%。
Menker认为需要采取紧急行动来应对日益严重的饥饿威胁。农作物价格飙升使数百万人面临风险,而干旱和化肥价格飙升有可能进一步减少粮食供应。“这不是周期性事件,可能会极大地重塑地缘政治时代。”
当前,国际粮价宛若惊弓之鸟,在脆弱的全球粮食贸易体系下,全球粮食价格开始稳步上扬。以小麦为例,2022年以来,CBOT小麦主力合约连翻上涨,尤其是俄乌冲突后,小麦年内涨幅一度超过70%,3月8日更是创下历史新高,达到1363.5美分/蒲式尔。目前仍维持上涨趋势,5月17日达到阶段性高点1284美分/蒲式尔。
面对日益紧张的全球供应链,各国选择收紧粮食出口政策,优先保障国内粮食安全。据国际粮食政策研究所公布的数据,俄乌冲突已导致23个国家转向粮食保护主义。并且经验表明,关于2007-2008年食品价格危机期间,出口限制政策促成农产品价格上涨40%。更为糟糕的是,除了两大小麦出口国俄罗斯、乌克兰,以及小麦生产大国印度外,哈萨克斯坦、塞尔维亚、摩尔多瓦等国家也纷纷开始禁止小麦出口。除了小麦,其它农产品也面临禁令,包括玉米、面粉等多种谷物、葵花籽油、棕榈油、化肥等。随着战争的继续,粮食短缺,尤其是谷物和植物油短缺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将导致更多国家转向贸易限制。
受冲突影响,目前乌克兰生产和出口均受到不同深度的影响。5月18日,乌克兰表示今年粮食产量有可能下降50%,越冬作物的播种也将受到严重影响。国际社会应该做好每吨小麦的价格由目前的430美元涨至700美元的准备。此外,乌克兰至少有2500万吨粮食被卡在境内,大量粮食积压在乌克兰的仓库里可能继续影响全球食品价格,还可能限制乌克兰未来的粮食存储能力。
当前全球粮食市场供应短缺矛盾突出,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发出警告,人类或将面临“二战后最大的粮食危机”,多达17亿人正暴露在粮食、能源和金融系统的破坏之下,导致贫困和饥饿问题的恶化。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当前全球饥饿水平处于新高。短短两年内,严重缺乏食物保障的人数增加了一倍,从新冠大流行前的1.35亿,增加到了今天的2.76亿。超过50万人生活在饥荒之中,自2016年以来增加了超过500%。
过去一年中,全球粮食价格上涨了近三分之一,化肥价格上涨了一半以上,油价上涨了近三分之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缺乏财政空间来缓冲这些上涨带来的打击。许多国家无法借贷,因为市场对他们关闭了,而那些能够借贷的国家被收取了高额利息,使其面临债务困境和违约的风险。
古特雷斯表示,粮食危机不分国界,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单独克服。让数百万人摆脱饥饿的唯一机会,是采取紧急和团结一致的共同行动。
定西市发展改革委5月18日分析指出,与上年相比,户均农资购买数量和购买支出增加,农资价格涨幅较大。
一是购买量与上年相比略有增加。2022年全年预计户均购买农资1542.23公斤,比上年实际购买的1489.27公斤增加52.96公斤,增幅3.76%。原因是:种植结构调整,促使农资需求量发生了变化,今年户均粮食播种面积较上年度有明显增加。近几年农户玉米和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有所增加,所需的农资用量较多,因此,农户对农资品种购买使用也随之增加。
二是购买支出与上年相比明显增加。2022年全年预计户均购买支出5114.68元,比上年实际支出的4288.31元增加826.37元,增幅19.27%。原因是:受疫情和国际环境影响,农资价格大幅上涨,今年农资销售市场尿素、二铵、三元素复合肥、过磷酸钙等农资价格较上年同期分别上涨38.25%、29.06%、15.93%、10.15%以上,致使农资支出金额大幅上涨,农户负担加重。
农资价格上涨将增加粮食增产压力。对此,5月16日,四川射洪市统计局微信公号转载的“1季度四川省农业经济形势分析”指出,去年以来,农资价格持续增长、高位运行,近期因地缘政治导致的俄乌冲突导致化肥运输受阻、成本上升,进一步推高了化肥价格,传导到国际市场,粮食价格持续上涨,饲料、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幅度也达到两位数以上。今年虽然提高了粮食种植补贴,在一定程度弥补种粮成本上涨带来的部分损失,但与往年相比农户的种粮收益仍有所削弱。
小麦和稻谷最低收购价全面提高!
今年国家继续在部分主产区实行小麦和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小麦、早籼稻、中晚籼稻、粳稻最低收购价格水平全面提高。
国家粮食和储备局19日发布信息称,今年小麦、早籼稻、中晚籼稻、粳稻最低收购价格水平分别为每50公斤115元、124元、129元、131元,较上年分别提高2元、2元、1元、1元。夏粮以小麦为主,约占全年产量1/4,预计旺季收购量1300亿斤左右,与常年水平大体相当。
综合各方面信息,今年粮食生产保持总体稳定,有望继续获得好收成。分品种看,小麦长势与常年相当,丰收有基础;油菜籽播种面积扩大,产量有望增加;早籼稻插秧基本结束,预计产量稳中有增;春播已过七成,进度快于上年。
目前,小麦、油菜籽已有零星上市,收购工作陆续展开,早籼稻收购将于7月中旬开始,收购持续到9月底结束。国家粮食和储备局日前联合有关部门印发通知,要求提高认识、强化举措、优化服务、加强监测预警、严格执法监管;随后召开全国夏季粮油收购工作视频会议,再动员再部署。预计夏粮收购仍将以市场化收购为主导,大范围启动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的可能性不大,预计收购量稳中有增。
国家粮食和储备局要求牢牢守住农民“种粮卖得出”底线,各地要按党政同责要求,多措并举开展市场化收购,引导多元主体积极入市;有关企业要切实履行最低收购价政策执行主体责任,不折不扣抓好预案落实,发挥好政策托底作用;国家粮食和储备局将开展调研督导,会同有关方面协调解决收购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严肃查处违法违规问题。
100亿元!中央财政再次向农民发放一次性农资补贴!
近日,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考虑农资市场价格走势和农业生产形势,中央财政下达资金100亿元,再次向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农资补贴,支持夏收和秋播生产,缓解农资价格上涨带来的种粮增支影响,进一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中央财政进一步完善补贴政策,明确补贴对象为实际承担农资价格上涨成本的实际种粮者,包括利用自有承包地种粮的农民,流转土地种粮的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及开展粮食耕种收全程社会化服务的个人和组织,确保补贴资金落实到实际种粮的生产者手中,提升补贴政策的精准性。补贴标准由各地区结合有关情况综合确定,原则上县域内补贴标准应统一。财政部要求各地要充分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利用现有相关补贴发放基础数据,继续采取“一卡(折)通”等方式,及时足额将补贴资金发放到位。
(来源:政府网站及网络综合 / 钾肥与中微肥部整理)
中国化工学会化肥专业委员会
钾肥与中微肥部
—— 钾福天下 无微不至 ——
政策/智库/品牌/课题/会务/培训
投稿邮箱:jfyzwf@163.com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