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注册

中国钾盐科技奠基人柳大纲

来源:《中国钾盐(肥)60年》,钾肥与中微肥部整理 时间:2024-01-08
导读:柳大纲(1904.02.08-1991.09.14)是我国著名的物理化学家、无机化学家,是中国盐湖化学的开创者、中国钾盐科技的奠基人。

编者的话

“吃水不忘挖井人”,缅怀、纪念、回忆是为了感恩、感谢在钾盐(肥)行业做出杰出努力和贡献的成千上万的先辈们,我们是站在他们的肩膀上才取得的今天的成就,让我们在回顾与纪念中传承、感悟、奋进·....·今天列出的仅仅是他们中的典型代表,更多的像宣之强老师这样默默为钾盐事业付出自己一生的人们,更将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640 (25).jpg

人物名片

柳大纲,男,1904年2月8日出生于江苏仪征。1925年毕业于东南大学化学系,1929年入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1948年获得美国罗切斯特大学研究院博士学位。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他是我国著名的物理化学家、无机化学家,是中国盐湖化学的开创者、中国钾盐科技的奠基人。1991年9月14日逝世。

重要贡献

  • 开拓光谱研究 攻克荧光材料

先生早期从事基础理论研究,是我国分子光谱研究的开拓者之一。上个世纪30年代中期,分子光谱研究在国内尚属于萌芽阶段,在技术设备很差的条件下,他和著名物理化学家吴学周一起从事紫外光区、远紫外光区分子吸收光谱的研究,完成了“丁二炔的紫外吸收带”等10多项研究工作,开创了我国多原子分子研究的新时代。

上世纪50年代初期,我国生产日光灯用的荧光粉依靠进口,价格昂贵。而南京灯泡厂正在试制锌铍硅酸盐荧光粉,因原料氧化铍毒性大、加工成本高而难以大批量生产。柳先生组织研制小组开展了硫化锌系荧光料的研制工作,这是我国最早进行的新型日光灯荧光材料系统研究,试制出了中国第一支使用无毒荧光材料的日光灯,填补了我国无毒、价廉日光灯荧光材料的空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 开发盐湖资源填补钾盐(肥)空白

1957年,组织和领导了由地质、石油、化工、盐业、轻工及地方部门的科技人员组成的中国科学院盐湖科学调查队,进入青海省柴达木盆地,开展了我国历史上首次为期3个月的大规模、系统、多学科的盐湖资源科学调查,在察尔汗盐湖首次发现了光卤石矿,在大柴旦盐湖首次发现了硼镁石矿,并评价和证实了察尔汗盐湖是一个大型的硼、锂矿床,这两项重大的、突破性的发现。

1958年,中国科学院与原苏联科学院进行“柴达木盐湖勘探与利用”国际合作期间,柳先生安排调查组队员——化工部上海化工研究院钾肥研究室主任曹兆汉工程师和化学所陈敬清各自领导的小组,在察尔汗首创沟槽晒卤结晶光卤石,加水分解生产钾肥的工作,帮助地方建成盐湖上的第一家钾肥厂,当年生产近百吨钾肥,自此,我国钾肥工业正式开始起步,走出了一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之路。

三年自然灾害期间,不少科研部门纷纷撤离了柴达木盆地,而柳先生领导的化学研究所盐湖组坚持留守阵地。年近六旬的柳先生与同志们一起同甘苦、共患难,进行调查研究,指导工作。因为有高原反应,他经常睡不着觉,不能平躺着就斜靠床上休息几个小时,从不要特殊照顾,继续坚持野外工作。当时,粮食紧张,每人月定量22斤,蔬菜副食也基本没有,汽车缺油不时停工待料,只好步行工作,生活用水也要从100公里以外拉运,生活用煤经常步行20公里用肩膀背回来,由于过度劳累,又缺少供给,几乎每个人都有浮肿病,体重明显下降,就是在这种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所有坚守的同志都不愿意离开这个团结战斗、分工协作的集体。

  • 创建盐湖化学 发展盐湖事业

1960年4月,柳先生在全国第一次“盐湖盐矿学术会议”作了“盐湖化学与任务”的报告,指出我国盐湖具有“多、大、富、全”四大特点,提议盐湖化学可作为无机化学中一个分支学科,涉及到的盐湖地球化学、水化学、矿物学、物理化学、成盐元素化学、化学工艺学、同位素化学、稀有元素化学、盐卤分析化学以及工程设备等十个方面,都是盐湖工作者的研究任务与内容。
“文革”期间,他身心受到严重摧残,却依然惦念着研究开发青海盐湖资源。他所领导的中国科学院盐湖所,顶着重重压力,排除干扰,坚持野外和室内研究仍然按照规划要求的内容和进度,认真负责地进行科学研究。

1984年,他找袁见齐院士商量,充分考虑到我国盐湖与国外盐湖的不同特点和大规模开采的复杂性、艰巨性,起草了《关于大规模开采察尔汗钾资源急需进行的科研准备工作的建议》书呈国家计委,希望国家立项组织有关部门单位共同研究解决卤水动态、水化学变化规律及盐湖资源综合利用等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以确保钾肥生产有持续稳定的卤水来源,另一方面完成其它资源综合利用及盐湖资源环境的有效保护问题。这些建议均被采纳,“青海盐湖提钾和综合利用”研究成为国家“七五”期间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极大地促进了盐湖科技的发展,为我国大规模开发盐湖资源奠定了科学基础。

  • 一生常耻为身谋 盐湖精神永相传

柳先生献身科学研究事业六十余载,始终把国家需要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他以陆游的“一生常耻为身谋”诗句作为人生准则和座右铭,心中装着事业,唯独没有自己,从不贪图名利,不计较个人得失。耄耋之年,柳先生先生仍以惊人的毅力不断向新的高度和广度开拓进取,为我国科学技术、为他所从事的科研事业不懈地努力奋斗。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依然关心着祖国的科学事业,惦念着“西北盐湖要发展”和“要关先生心、培养年青人”。
先生为科学献身的执着精神和崇高的品德风范,在化学界、盐湖界无不知晓,被赞誉为“德高望重、科技楷模”“化学创新元老,盐湖开拓先驱”,他倡导的“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开拓创新”的盐湖精神也鼓舞着每一个盐湖科技工作者砥砺前行。
    关闭
    公众号
    扫码关注或长按图片保存至手机,
    在微信中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