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破解肥价连涨,提振市场信心?
目前,国内肥料市场充斥着“盼跌恐涨”的情绪。的确,今年以来,肥料价格一涨再涨,屡屡打破预期,肥料经营者自始至终在被动销售,进货谨小慎微,不敢“冒进”。肥料社会库存量降到历史低位,严重影响旺季供应,这也在某种意义上造成了流通市场货紧价扬。眼下,春耕已经收官,“午季”备肥即将到来,肥料经营者又面临两难抉择:是积极打款备肥?还是消极观望等待呢?可谓令人徘徊不前,愁肠百结!
面对当前高位市场,如何应对涨价风险,提振市场信心?这是一个必须立刻作出回答的问题。笔者就此给出以下建议,以供商榷。

一、严控化肥原料进出口。缓解国内货源紧张局面,严控国内化肥原料出口,加大钾肥等原料进口,保供稳价。建议国家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提高政策执行力度,优化调控措施。
二、信息及时共享。如今是互联网大数据时代,来自政府、协会、科研单位、企业等的信息要互通互享,及时准确发布产品供给数据,以便为肥料市场行情进行前瞻性的研判,让生产企业、贸易商、零售店、农户早做准备,稳定心理预期。笔者认为,如果肥料信息发布像天气预报一样细致、超前、准确、及时,将大大有助于化肥市场稳定运行。
三、加强市场监管。首先要严查假冒伪劣肥料,打击坑农害农的违法犯罪分子,各级政府、执法部门和行业协会应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其次是提高行业自律,防止金融资本和垄断企业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炒作市场。要大力倡导肥料生产经营企业担当起保障粮食安全的社会责任,坚决惩罚扰乱市场经营秩序的公司和个人。
四、全产业链协作共担。当下,“信心比黄金更重要”,生产企业、渠道商、种植大户等都要坚定信心,适时适当拿货备肥,共同消化价格上涨压力,共同承担市场风险,共同克服经营困难。不能各自为政,各打各的小算盘。因为我们现在面临极其复杂的经济环境,不是某个人或某个小团体所能独自应对承受的,只有协作共担,才能共渡难关,才能风雨之后见彩虹。 (作者:王根杰)
(来源:中国农资传媒 / 钾肥与中微肥部整理)
中国化工学会化肥专业委员会
钾肥与中微肥部
—— 钾福天下 无微不至 ——
政策/智库/品牌/课题/会务/培训
投稿邮箱:jfyzwf@163.com
- 上一篇:化肥疯涨农民闹心,多国展开“自救”
- 下一篇: 目标成为世界级钾肥供应商,不需要概念化炒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