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注册

相关举措为200亿补贴保驾护航!

来源:国务院新闻办;财政部 时间:2022-03-17
导读:近日,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中央财政下达资金200亿元,对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补贴,缓解农资价格上涨带来的种粮增支影响,稳定农民收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640.jpg

近日,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中央财政下达资金200亿元,对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补贴,缓解农资价格上涨带来的种粮增支影响,稳定农民收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为保持政策连续性,提高政策精准性,便于地方操作执行,此次补贴发放将延续2021年相关政策实施方式。补贴对象为实际种粮农民,具体包括利用自有承包地种粮的农民,以及流转土地种粮的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于开展粮食耕种收全程社会化服务的,可根据服务双方合同(协议)约定,由地方结合实际确定补贴发放对象,原则上应补给农资价格上涨成本的主要承担者。对流转土地种粮的个人和组织,根据签订的流转合同(协议),确定补贴发放对象。补贴标准由各地区结合有关情况综合确定,原则上县域内补贴标准应统一。发放方式由各地区在2021年相关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实际进行完善。要依法依规公开补贴信息,采取“一卡(折)通”方式,及时将补贴资金发放到实际种粮农民手中。
财政部要求,各地要聚焦实际种粮农民,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发放机制,强化资金监管,做好政策宣传,快速发放补贴,切实提高种粮农民的获得感。财政部将会同相关部门,切实加强资金监管,督促指导地方做好补贴发放工作,尽快将补贴发放到实际种粮农民手中。


.          .          .          .          .          .

近日,随着俄乌局势持续紧张,各种资源价格出现猛涨,不到半月的时间,尿素又重回3000元/吨的高价,而钾肥、磷铵等原材料供应吃紧也使得复合肥价格一直保持高位运行。

随着化肥价格行情上涨,企业观望心态加剧,订货、出货谨慎。由于原料剧烈调整,企业暂停报价为多,一些厂家表示,不报价、不接单、不发货。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近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家发改委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加大玉米、大豆保供稳价工作力度,严厉打击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等违法违规行为,特别是对资本恶意炒作,将予以坚决打击。


粮食、能源、矿产品等大宗商品价格变化,事关民生福祉、工农业生产、宏观经济大盘,价格稳则民心稳、市场有序、经济平稳。

国家发改委:加大玉米大豆保供稳价力度,坚决打击资本恶意炒作


胡祖才表示,做好粮食保供稳价工作,保障粮食安全。粮价是百价之基,粮价稳,稳物价就有了坚实的“压舱石”。我国稻谷、小麦等口粮库存充裕、供应充足,完全自主自足,今年将稳定播种面积和产量,做好化肥保供稳价工作,保持粮食量足价稳,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同时,加大玉米、大豆保供稳价工作力度,挖掘国内潜力,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合理利用国际资源,加强储备调节,保持供需平衡。


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工作,责任重于泰山。面对今年复杂严峻的形势,胡祖才表示,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底线思维,综合施策、精准调控,全力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工作。
一是做好粮食保供稳价工作,保障粮食安全。粮价是百价之基,粮价稳,稳物价就有了坚实的“压舱石”。我国稻谷、小麦等口粮库存充裕、供应充足,完全自主自足,今年将稳定播种面积和产量,做好化肥保供稳价工作,保持粮食量足价稳,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同时,加大玉米、大豆保供稳价工作力度,挖掘国内潜力,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合理利用国际资源,加强储备调节,保持供需平衡。
二是紧盯市场动向,依法加强市场监管。紧盯重点大宗商品市场供需和价格走势,加强监测分析研判。保持市场监管高压态势,加大期现货市场联动监管力度,严厉打击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等违法违规行为,特别是对资本恶意炒作,将予以坚决打击。



(来源:国务院新闻办;财政部



中国化工学会化肥专业委员会

钾肥与中微肥部

—— 福天下 无不至 ——

政策/智库/品牌/课题/会务/培训

投稿邮箱:jfyzwf@163.com

000.jpg

    客服

    在线
    客服

    关闭
    公众号
    扫码关注或长按图片保存至手机,
    在微信中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