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注册

全球肥料市场规模估值有望突破万亿&印尼钾肥需求将增!

来源:农化时代、东方财富网等 / 钾肥与中微肥部编译整理 时间:2024-11-01
导读:国际主要地区最新钾肥价格(2024.11.1)

国际主要地区最新钾肥价格

  • 温哥华氯化钾离岸价211-256美元/吨,低端涨1美元,高端涨3美元;

  • 西北欧氯化钾离岸价227-339美元/吨,低端跌1美元,高端跌5美元;

  • 波罗的海/黑海氯化钾离岸价190-237美元/吨,低端稳定,高端稳定;

  • 以色列氯化钾离岸价221-328美元/吨,低端稳定,高端跌5美元

  • 东南亚氯化钾到岸价290-320美元/吨,低端稳定,高端稳定

  • 巴西氯化钾到岸价280-290美元/吨,低端稳定,高端涨5美元

全球肥料市场规模估值达到1220.8亿美元,2030年预计将调整至1480.8亿美元

肥料在现代农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为作物提供必要的养分,促进植物的健康生长和高产出。肥料主要为植物提供三大宏量元素——氮(N)、磷(P)和钾(K),这些元素是植物生长不可或缺的基本营养。此外,肥料还包含次要营养元素,如硫(S)、镁(Mg)、钙(Ca),以及多种微量元素,包括锌(Zn)、铁(Fe)、硼(B)、锰(Mn)、铜(Cu)和钼(Mo)。某些植物还需要钠(Na)和钴(Co)等额外的营养元素来满足其特定的生长需求。

图片.png

在全球粮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肥料的作用至关重要。通过为农田补充因持续种植而消耗的土壤养分,肥料帮助维持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如果没有肥料的广泛使用,全球粮食产量将难以满足迅速增长的人口需求。

全球肥料市场趋势

图片(1).png
2023年,全球肥料市场的规模估值达到了1220.8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这一数值将调整至1480.8亿美元(超万亿人民币),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为4.28%。肥料市场的稳定增长主要受到多方面因素的驱动,如全球对粮食需求的不断上升、先进农业技术的普及以及新耕地的开拓等。
从肥料种类来看,氮肥占据了市场的主导地位,2023年其销售份额达到了50.68%。这是因为氮肥在植物蛋白合成和整体生长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此外,磷肥和钾肥同样是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有助于促进植物的根系发育、开花和结果。肥料的生产和消费主要集中在亚太地区,该地区占据了全球肥料消费的54.18%。其中,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肥料消费国,2023年的消费量达到了4894万吨,体现了其庞大的农业产业规模。
区域与国家趋势
肥料生产和消费的地理分布揭示了多个重要趋势。南韩、中国、日本和北美是全球主要的肥料生产地区,其中中国在消费量上。特别是在亚太地区,随着人口增长和粮食需求的增加,对农业生产力的要求不断提升,从而推动了肥料使用的增长。中国不仅扩大了氮肥、磷肥和钾肥的生产能力,还通过加强出口能力来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
在北美和欧洲,肥料使用也非常广泛,但市场动态有所不同。北美和欧洲更加注重可持续性和高效性,并且减少肥料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是这些地区的关注重点。因此,精细农业技术在这些地区逐渐流行,旨在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施肥,减少过度使用肥料,提升作物产量。
市场竞争与主要企业
全球肥料市场竞争激烈,几大主要企业占据了显著的市场份额。OCP、Yara 、Nutrien、Mosaic和PhosAgro是其中的主要玩家,它们在2023年共占全球市场收入份额的37.83%。其中,OCP集团凭借13.48%的市场份额成为全球最大的肥料制造商。其他著名的企业还包括ICL、CF Industries、QAFCO和EuroChem Group。
未来,肥料市场的竞争预计将更加激烈,尤其是随着大规模复合肥企业的不断整合和扩展,这些企业在品牌、生产能力、研发、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将帮助其在市场中脱颖而出。这些领先企业正着力于开发更加高效的肥料,提升农业服务技术,并通过上下游整合来更好地控制供应链,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整体竞争力。
驱动因素与阻碍因素
推动全球肥料市场增长的因素有多方面。首先,全球人口的快速增长带来了对粮食的巨大需求,这直接推动了作物产量的提高和肥料使用的增加。其次,先进农业技术的采用,如精细农业,进一步推动了肥料的需求,因为这些技术旨在通过优化投入来实现作物产量的最大化。
然而,肥料市场也面临着不少挑战。首先是肥料生产的高固定成本,受原材料供应和能源价格的影响。氮肥的生产依赖于天然气,而磷肥和钾肥则依赖于磷矿石和钾矿石的供应,因此这些原材料的价格波动直接影响肥料的生产成本。此外,肥料市场与作物种植密切相关,使其容易受到天气、经济波动和政策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农业补贴或贸易法规的变动可能显著影响肥料需求。
环境问题也是该行业面临的一大挑战。肥料过量使用可能导致土壤退化、水体污染以及温室气体排放。因此,环保呼声促使行业内对更加可持续的肥料解决方案产生需求,推动了精确施肥技术的发展。
机遇与行业前景
尽管面临挑战,肥料行业仍然拥有广阔的增长和创新机遇。随着全球粮食需求的不断上升,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变得至关重要。这推动了对新一代肥料的研发投入,如环保肥料和定向缓释肥料等。这些肥料能够更好地控制养分释放,减少环境污染的风险,同时满足作物的营养需求。
同时,数字农业和智能农业技术的兴起为肥料行业带来了显著的增长潜力。通过数据分析、遥感技术和人工智能,农民能够更科学地应用肥料,减少浪费,提高作物产量。这一趋势不仅有利于农民,也为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和服务的肥料公司创造了新的收入来源。
此外,兼并与收购(M&A)也在重塑肥料市场。近年来,多起大型并购交易发生,企业通过扩展生产能力、丰富产品线以及进入新市场来巩固其市场地位。这一趋势预计将持续,随着企业不断加强全球化竞争中的竞争优势。
政策、产能与未来趋势
政府政策和法规在塑造肥料行业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许多国家提供补贴和激励措施,鼓励肥料的使用,特别是在那些粮食安全受到威胁的地区。然而,随着环保压力的增加,许多国家也在加强环境法规,以限制肥料使用对土壤和水资源的负面影响。这促使肥料行业朝着更加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注重环保产品的开发和精细农业的推广。
在产能方面,行业内资源的整合愈发明显。大规模企业通过投资新生产设施、提高供应链效率以及降低生产成本,不断提升其生产能力。例如,企业正在探索新技术和自动化来优化生产流程,同时加大研发投入,开发更高效、更环保的肥料。
总体而言,全球肥料市场的前景稳健,受益于全球粮食需求的增长、先进农业技术的应用以及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然而,行业必须应对环境问题、原材料价格波动以及政府政策变化带来的挑战。通过聚焦创新、可持续性和高效性,肥料行业有望在满足全球粮食需求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其对环境的影响。

印尼推行B50计划引发全球棕榈油短缺,或将带动钾肥需求增长

印度尼西亚农业部长表示,为了实施B50生物柴油项目,印尼政府计划每年削减530万吨毛棕榈油出口,以支持本国实现能源自给自足。B50是指在柴油中掺混50%的棕榈油基生物柴油,而现在印尼实施的是B35,即35%的掺混率。目前,印尼毛棕榈油的年产量为4600万吨/年,国内用量为2000万吨/年,出口量为2600万吨/年。如果每年将530万吨毛棕榈油用于B50项目,印尼政府表示将会优先考虑本国需求,减少出口。该计划已引起业内人士的担忧,认为B50计划很可能会导致全球棕榈油供应紧张。更令人堪忧的是,据印尼棕榈油生产商协会(GAPKI)数据显示,自2019年以来印尼棕榈油产量每年增长不到1%,由于油棕树老化、极端天气更加频繁,印尼棕榈油产量预计停滞不前。迫在眉睫的是,印尼或将在2025年1月就开始实施B40项目,这也将增加其国内棕榈油250万吨的需求量。
马来西亚种植园和商品部长也宣称,将不再为种植油棕榈而增加森林砍伐面积,主要是由于受天气等因素影响,马棕油出现产量下降、单产下滑的问题。据悉,棕榈油的旺产期为9、10 月,但10月至今,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延续下滑态势。南部半岛棕榈油压榨商协会(SPPOMA)高频数据显示,10月1日-20日,马棕油产量环比下降6.31%,油棕鲜果串单产下滑6.63%。
印尼和马来西亚是世界棕榈油的主产国,据美国农业部USDA数据统计,2023年两国合计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近90%。其中,印尼出口量占全球总出口量的近56%,马来西亚占近32%。两大主产国产量的变化将影响全球市场棕榈油走向,上述利好消息一出,带动全球棕榈油价格走强。次日(10月23日),棕榈油期货大幅上涨3.48%,为油脂油料板块表现最为强势品种。随后,棕榈油期货突破9000点一路高歌,创两年来新高,截至10月29日更是达到9342点。
随着棕榈油价格的上涨,将会提升农民种植的积极性,从而支撑农民提升棕榈单产作为棕榈油生产成本中占比高达40%的化肥来说,将会增加化肥的施用量。棕榈树属于高钾作物,从作物的全球肥料用量占比来看,棕榈树氮肥的用量在全球氮肥中占比为1.4%,磷肥的用量占比为 1.9%,钾肥的用量占比最高为 8.0%。相关研究表明,缺乏肥料投入尤其是钾肥投入对于油棕树单产下降有显著影响,而且这一影响是长期的,在三年内逐渐体现,五年后进一步加大,且即使恢复施肥,油棕单产水平也无法在短期内迅速恢复。因此,钾肥施用对于油棕树增产提质的重要意义。棕榈油价格上涨使得农民对于化肥的可负担性增强,有望驱动其强依赖化肥品种特别是钾肥需求量的大幅提升

(国际部分钾肥上市公司股价***以下排序为随机)

    客服

    在线
    客服

    关闭
    公众号
    扫码关注或长按图片保存至手机,
    在微信中识别二维码。